太史公曰孔子称“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”春秋
太史公曰:孔子称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,殷有三仁焉”。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,国以不宁者十世。襄公之时,修行仁义,欲为盟主。其大夫正考父美之,故追道契、汤、高宗,殷所以兴,作商颂。襄公既败于泓,而君子或以为多,伤中国阙礼义,褒之也,宋襄之有礼让也。
六十四年,景公去世。宋公子特杀死太子即位,即昭公。昭公是元公的曾孙。昭公的父亲是公孙纠,纠的父亲是公子褍秦,褍秦就是元公的幼子。景公杀死了昭公之父公孙纠,因此昭公怨恨太子并杀了他,自立为君。
昭公四十七年去世,其子悼公购由继任国君。悼公八年去世,其子休公田继位。休公田二十三年去世,其子辟公辟兵继位。辟公三年去世,其子剔成继位。剔成四十一年,剔成的弟弟偃攻打剔成,剔成失败后逃到齐国,偃自立为宋君。
君偃十一年,自立为王。向东打败齐国,连取五城;向南打败楚国,夺得三百里土地;向西打败魏国,与齐、魏结下仇怨。君偃用牛皮袋盛血,挂起来射箭,称“射天”。君偃沉湎于酒色。群臣凡有规劝的,君偃便用箭射死。因此诸侯称之为“桀宋”。“宋君偃走纣王的老路,胡作非为,不可不杀。”诸侯请求齐国伐宋。王偃在位的四十七年,齐湣王与魏、楚共伐宋国,杀死王偃,灭亡宋国,瓜分了宋土。
太史公说:孔子曾称“微子走了,箕子沦为奴隶,比干因进谏被杀,殷朝有三位仁臣”。《春秋》讽刺宋国的战乱从宣公废掉太子拥立其弟开始,从此国家才有了十多代的混乱。到宋襄公时,他敬修仁义,想成为盟主。他的大夫正考父称赞他,所以才追述契、汤、高宗时兴盛的殷朝,作《商颂》。宋襄公在泓水落败后,有的君子认为他该表扬,令人感叹的是当时中原的国家缺少礼义,之所以表彰他,是因为从宋襄公有礼让之仪。
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,大大小小诸侯国互相残杀吞并,国家内部也不断地更替着王位,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,热闹非凡。这样的环境里还是孕育着很多识大体的忠义之士,比方说宋微子、比干和箕子,面对“亲小人远贤臣”的无道君王,他们或远离朝歌,或装疯卖傻继续关注朝廷,或因直谏而被挖心。其实他们的做法都各有各的道理,就像“戊戌六君子”之一的谭嗣同在刑场上抒发的感慨一样,“去留肝胆两昆仑”。活着的可以有朝一日做力所能及的事,死了的可以给后来人以力量。尽管对于商纣那样的君王,比干的拼死进谏显得有些不明智,但是他也同样像文天祥那样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比干令后世敬仰。历朝历代都需要这样的人,只是很多人都没有魏征那样的运气罢了。但是一定不要做无谓的牺牲。微子没有自尽,最后能够为先人尽绵薄之力,箕子也再遇贤主,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,从而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,这样不是更好吗?
晋唐叔虞者,周武王子而成王弟。初,武王与叔虞母会时,梦天谓武王曰:“余命女生子,名虞,余与之唐。”及生子,文在其手曰“虞”,故遂因命之曰虞。
武王崩,成王立,唐有乱,周公诛灭唐。成王与叔虞戏,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,曰:“以此封若。”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。成王曰:“吾与之戏耳。”史佚曰:“天子无戏言。言则史书之,礼成之,乐歌之。”于是遂封叔虞于唐。唐在河、汾之东,方百里,故曰唐叔虞。姓姬氏,字子于。
唐叔子燮,是为晋侯。晋侯子宁族,是为武侯。武侯之子服人,是为成侯。成侯子福,是为厉侯。厉侯之子宜臼,是为靖侯。靖侯已来,年纪可推。自唐叔至靖侯五世,无其年数。
靖侯十七年,周厉王迷惑暴虐,国人作乱,厉王出奔于彘,大臣行政,故曰“共和”。
十八年,靖侯卒,子釐侯司徒立。釐侯十四年,周宣王初立。十八年,釐侯卒,子献侯籍立。献侯十一年卒,子穆侯费王立。
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,周成王的弟弟。当初,周武王与叔虞的母亲相会时,梦到上天对武王说:“我让你有个儿子,起名虞,把唐地赐给他。”等孩子生下来后,果然发现手心上有个“虞”字,便起名为虞。
武王去世后,成王继位,唐地发生内乱,周公消灭了唐。有一天周成王和叔虞玩耍,成王把桐树叶削成珪状对叔虞说:“把这封给你。”史佚请求选择良辰吉日分封叔虞为诸侯。成王说:“我跟他说着玩呢!”史佚说:“天子不能说戏言。说了就要如实记载,按礼节实行,并奏乐歌颂。”后来周成王便把唐地封给叔虞。唐在黄河、汾河的东边,方圆百里,所以叫唐叔虞,姓姬,字子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