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沂孙( - )字圣与号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会稽
王沂孙(1240-1290)
字圣与,号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宋亡后,曾为庆元路学正。著有《花外集》,一名《碧山乐府》、《玉笥山人词》。词今存六十八首。
张炎(1248-1320?)
字叔夏,号玉田。临安人。张俊后裔,青少年时为贵公子。宋亡,家产籍没。曾召至元大都,参加缮写金字《大藏经》(1290-1291)。南归后,落拓浪游于苏杭间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及《词源》。其词用字工巧,追求典雅,今存三百二首。
大学 《大学》与“修齐治平”之道
朱熹《大学章句序》
中庸 《中庸》与“为人处世”之方
朱熹《中庸章句序》
返回总目录
郭齐勇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
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“今人率言‘革新’,然革新固当知旧”。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来说,缺乏的也许不是所谓的“革新力量”,而是“知旧”,也即对传统的了解。
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,都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。从先秦的《诗经》《易经》,晚周诸子,前四史与《资治通鉴》,骚体诗、汉乐府和辞赋,六朝骈文,直到唐诗、宋词、元曲和明清小说,在传统经典这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大河中,流淌着多少滋养着我们精神的养分和元气!
《说文解字》上说“经”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,《广韵》上说“典”是一种法、一种规则。经与典交织运作,演绎中国文化的风貌,制约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、生活秩序。中国文化的基调,总体上是倾向于人间的,是关心人生、参与人生、反映人生的,当然也是指导人生的。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,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,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,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,还是先民传唱的诗歌,屈原的忧患行吟,都洋溢着强烈的平民性格、人伦大爱、家国情怀、理想境界。尤其是四书五经,更是中国人的常经、常道。这些对当下中国人治国理政,建构健康人格,铸造民族精魂都具有重要意义。经典是当代人增长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!
长江文艺出版社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及普及,近年来更在阐释传统经典、传承核心文化价值,建构文化认同的大纛下努力向中国古典文化的宝库掘进。他们欲推出《国学经典丛书》,殊为可喜。
怎么样推广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呢?